美好的家庭,為家庭成員帶來福祉,也為社會進步凝心聚力。近日,四川省婦聯、省文明辦公布2023年度四川省最美家庭及提名家庭名單,內江經開區靖民鎮黃繡鈞家庭榜上有名,獲評2023年度四川省“最美家庭”。
黃繡鈞現為內江經開區靖民鎮石壩村黨支部書記,一家七口,四世同堂,家庭和睦,其樂融融,令人羨慕。他們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堅韌,努力編織出幸福甜蜜的生活。
孝老愛親
她是群眾公認的好媳婦
黃繡鈞的公公今年83歲,婆婆80歲,都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常年都在吃藥、輸液治療。
去年冬天,公公在院壩里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臉色慘白,嚇壞了黃繡鈞。她趕忙叫來兒子一起扶起公公,將其送往醫院,原來是公公因為忘記吃降壓藥血壓過高導致暈倒。
自此以后,黃繡鈞每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觀察公公的狀態,只要出現臉紅、走路腳打顫等癥狀,就會提醒他記得吃藥。
與丈夫結婚30多年來,黃繡鈞孝順公婆,有口皆碑。她說:“公婆待我如親生女兒一般,我現在待我兒媳也如親生女兒一般。在我們家尊老愛幼,和諧平等,或許這就是一種家風傳承,一代影響著一代?!?br style="box-sizing: content-box; outline: none !important; padding: 0px; list-style-type: none;"/>
黃繡鈞家人合影
黃繡鈞與兒媳、孫子合影
作為妻子,黃繡鈞與丈夫張超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在時間的見證下,書寫著“愛”的質樸與堅貞。
1992年,張超檢查患有膀胱癌,1995年進行了膀胱全切,術后喪失勞動力,家庭重擔一下就落在了黃繡鈞的肩上。從那以后,她為家庭生計奔波、為丈夫治病籌錢奔走,她從不叫一聲苦、喊一聲累,更沒有抱怨的話。
黃繡鈞回憶說:“那時我剛結婚不久,孩子才一歲多,為了給我愛人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積蓄,但是我不想放棄,自己又向娘家人和朋友借錢來為他治療?!边@些年,她前后為丈夫簽了8次手術同意書,每一次都懸著一顆心送他進手術室。
正是靠著黃繡鈞的不懈堅持,丈夫張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身體奇跡般好轉起來。如今,夫妻倆已牽手相伴三十余個春秋,他們用自己的勤勞、堅韌換來了家庭的幸福、美滿。
持家有道
用勤勞雙手撐起一片天
早些年,為了給丈夫治病,黃繡鈞一家欠下巨額債務。為了還清債務,夫妻倆開了一家獸醫店,黃繡鈞和丈夫一起看店、賣獸藥、賣飼料。她自己還在家養豬,每年養豬多的時候有上百頭,最少也有幾十頭,為了節約養殖成本,黃繡鈞經常到街上去挑泔水喂豬。
不僅于此,每到趕集的日子,黃繡鈞早晨五點就起床,拖著烤蛋糕機去趕集賣蛋糕,在端午節賣粽子,還開過茶館……凡是能掙錢的工作,夫妻倆都起早貪黑干,再苦再累也堅持著。通過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她們用近10年時間終于還清了債務。
雖然家里經歷了很多磨難,但黃繡鈞夫婦始終將兒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經常與兒子溝通交流,言傳身教,培養其吃苦耐勞的精神。
在父母的影響下,他們的兒子張鑒瑞從小品學兼優、格外懂事。暑假時間,張鑒瑞去工地勤工儉學,用掙來的錢貼補家用、為父母家人添置衣物等。如今,他已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培訓講師,不光傳授學生書本知識,還教給學生做人的品德,深受家長和學生喜愛。
樂于助人
帶領鄉親過上好日子
黃繡鈞一家一直把幫助別人當成一種快樂,當別人請求幫助時,他們總是竭盡全力。
有一次,鄰居老人突然生病,當時老人的子女沒在家,黃繡鈞和愛人知道后,一邊跟老人子女聯系,一邊用自己的電瓶車將老人送進醫院檢查,并為老人買了日用品、辦理了住院手續,直到老人子女到來才離開醫院。
當老人子女將墊付的錢拿給她并感謝時,她笑著拒絕了,并說:“鄰里之間這點小事不算什么,相互幫助是應該的?!?br/>
黃繡鈞家院子一角
近年來,靠著一雙勤勞的雙手,黃繡鈞一家的日子越過越好。2017年開始,她先后流轉近200畝土地種植愛媛、春見等柑橘品種,并帶動周圍10余戶村民一起種植。黃繡鈞總是無償為村民提供種植經驗技術等,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肯定與認可。其本人先后獲得“創業之星”“三八紅旗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和稱號。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懂得為別人撐傘”。一路走來,黃繡鈞一家傳美德、揚家風、樹榜樣,用勤勞、樸實、和睦、友好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用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演繹著最真實的幸福,展現了新時代家庭奮進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