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川渝主會場活動中,內江羅世文史料陳列館榮獲四川省優秀志愿服務案例獎;范長江紀念館、龍門村村史博物館獲得四川省中小博物館提升案例獎。
由威遠縣羅世文烈士史料陳列館主辦的威遠縣“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紅色宣講系列活動,通過聽現場宣講、看展覽、觀紅色視頻、集體誦讀烈士紅色詩歌等多種形式,在該縣城區和各鎮村中小學校持續開展。
漢安小學學生到龍門村開展研學活動
范長江生平事跡陳列館
威遠縣羅世文烈士史料陳列館
此外,威遠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攜羅世文烈士史料陳列館文創產品17種33件文創產品參加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川渝主會場活動,向參會的嘉賓介紹羅世文烈士事跡和威遠文物保護的成果,展示威遠特色文化和人文地理。
范長江紀念館先后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省級青少年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等,是廣大干部群眾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經過這么多年發展,范長江紀念館在各項領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逐步形成了從單一的游覽參觀功能變成了現在兼具游覽、學習、會議、培訓等多重功能的綜合性紀念館。
龍門村村史館(糖業故事館)是依托于內江市市中區龍門鎮悠久的糖業歷史和條件,以內江糖業文化為核心打造的博物館,同時積極整合周邊資源,將整個龍門村打造為“中國甜村”,形成了集歷史文化、產業觀光、鄉村旅游、農耕研學、非遺體驗、生態種植、科研育種、文化休閑一體的文旅新業態。
開館至今接待游客達90萬人次,極大地帶動了龍門村產業發展,為推動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作用。其村史館創始人馬淑華女士獲評內江市市中區非物質遺產項目古法制糖的代表性傳承人,并成功打造了“市中區古法制糖非遺工坊”,組織開展甜源探尋研學旅行,助力文旅融合發展實踐項目,真正實現了“糖業文化”的推廣、傳承和傳播,讓內江“糖業文化”活起來,對于推動中小博物館建設融入鄉村振興,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有較高的參考價值。